\"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我们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伴着欢快的歌声,又一个圣诞节就要到啦,今天的平安夜,你有没有准备好长长的圣诞袜,来盛装心仪的礼物呢?不要心急,圣诞老人已经乘驾装满礼物的雪橇车出发啦,相信有九只驯鹿的保驾护航,一定可以攻克各路妖魔鬼怪,在圣诞节给你一个大大的surpri
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质组联合分析慢性肾病并发高血压慢性肾病病人一般会出现很多的并发症,其中大多数肾损伤晚期病人都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盐是慢性肾病和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但其中的病理机制仍然不清楚。本文利用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质组联合分析的技术,对慢性肾病并发高血压的病理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性的分析。 Proteomic and p
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质组联合分析慢性肾病并发高血压慢性肾病病人一般会出现很多的并发症,其中大多数肾损伤晚期病人都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盐是慢性肾病和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但其中的病理机制仍然不清楚。本文利用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质组联合分析的技术,对慢性肾病并发高血压的病理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性的分析。 Proteomic and p
全球肥胖实际上要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普遍WHO将肥胖描述为一种全球流行病,并且是当今最明显但却非常容易被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过去几年里,关于这种威胁生命的疾病在全球儿童和成年人群中崛起的报道令人非常震惊。2015年,共有1.077亿儿童和6.037亿成年人被认为患有肥胖症,但目前研究者表明,肥胖或许要比报告指出的更为普遍,而且在
中外学者齐聚鹏城,记ICPNB-2019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11月02日,ICPNB-2019多糖科学及保健和生物材料应用国际会议在深圳隆重举行。会议由香港理工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南昌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主办,分析测试百科网承办。会议共有200余名中外学者出席、参与。大会现场实况大会主席、香港理
生物标志物之于肿瘤转化医学的意义生物标志物之于肿瘤转化医学的意义:从筛选、确证走向临床应用医学是否能够有效的治疗及治愈癌症直接取决于是否能够在癌症早期阶段对其进行及时的检测。生物标志物作为最直接快速有效的诊断手段,其筛选与获得可在肿瘤诊断、发展、治疗、以及疗效监测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自该概念的提出,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周末补觉能弥补睡眠缺少的伤害吗?答案让你意想不到在如今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加班造成的睡眠缺少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常态。而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或者睡眠紊乱会使人遭受代谢失调、摄食增多、节律失调等,使人们患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1,2】。美国睡眠医学院和睡眠研究学会推荐18-60岁的成年人每天的最佳睡眠时间是7小时【3】,然而大约35
Cell:2016年度最佳文章出炉!年尾将至,各大网站开启了年终盘点的工作。近日,Cell期刊推出\"年度最佳文章”合集。今年的\"Best of Cell 2016”共列出10篇最佳文章以及4篇综述,围绕CRISPR、免疫疗法、类器官、阿尔兹海默症、Zika病毒等研究热点进行了回顾。 1 年度最佳文章TOP10 1、线粒体\"协
Cancer Cell:乳腺癌药物亦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近日,蒙特利尔大学免疫学和癌症研究所(IRIC)领导的一项研究则恰恰利用了WGS(全基因组测序)向我们展示了抗白血病药物--Mubritinib作用的分子过程,他们发现,Mubritinib(一种调节细胞代谢的蛋白激酶抑制剂,最初是为治疗乳腺癌而开发)通过阻止肿瘤细胞的氧化磷酸化(OXPHOS)
年终盘点:2018年Lancet杂志重磅级突破性研究成果时光总是匆匆易逝,转眼间2018年已经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9年,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里,世界顶级医学期刊Lancet杂志的影响因子再创新高(2017年IF:53.254),那么在这一年里,Lancet杂志上又发表了哪些重磅级的研究成果呢?时至岁末,小编带你一起去学习一下!图片来
黄超兰发《自然通讯》 DIA定量质谱研究COVID-19早期免疫抑制2020年11月17日,Nature Communication(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黄超兰课题组的研究成果:COVID-19疾病早期的免疫抑制(Immune suppress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COVID-19 di
引用次数前20国家最高被引单篇论文公布中国最高被引论文为香港科学家非典相关研究,被引976次 汤姆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近日推出近十年论文发表方面的国家和地区排名(近十年论文发表前20名国家地区最新排名出炉),统计时间段为1999年1月至2009年8月31日。在此基础上,汇总了论文总引用次数排名前20国家和地区在此期间的最高被引单篇论
Science报道:新研究有望解决传统CRISPR\"太大”问题过去6年,CRISPR从原本一个默默无闻的\"细菌免疫机制”转变成生命医学领域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让基因编辑以前所未有的精准度和便捷性完成多个突破。但是,最流行的CRISPR系统过于\"庞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此,有研究团队对其进行了\"删减”,研发出了\"苗条”版的剪辑工具。The Cas9 e
Science丨生长因子调控NADP+合成的新途径细胞代谢活动受营养物质、外源性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激素等的影响,从而形成了错综复杂又纷繁多变的信号通路。其中经典的信号通路就有PI3K-Akt-mTOR:生长因子通过刺激雷帕霉素复合物1(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信号网络从而间接调节下游转录因子进而促进合成代谢,而m
赛默飞世尔科技欢迎新成员加入RNAi全球倡议组织2008年12月1日,LAFAYETTE, 科罗拉多州 ,美国——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今日宣布又有5个新成员加入由赛默飞世尔科技Dharmacon产品专家组与国际一流研究中心机构组成的联盟——RNAi全球倡议组织。该组织成立于2005年,旨在推广并加速全基因组文库在全球范围
2018最受关注的8篇文章 | Cell Press旗下生命科学类期刊历经40多年的发展,Cell Press 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出版先锋,辞旧迎新之际,出版社的编辑们选出了Cell Press旗下生命科学科学类期刊2018年\"最受关注(most talked about)”的8篇文章,这些文章涉及到同性生殖、婆罗洲猩猩生存调查、饮食与健康、神经传导、大象基因组
第三届浦江论坛DMPK学术会议在沪召开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7月19日,由上海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和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浦江论坛DMPK学术会议在沪召开。本次会议以\"基于药物转运体的相互作用的理论和应用:从计算机、到体外、到临床”为主题,诚邀前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国际药代学会主席、现日本RIKEN研究所所
代谢组学在中药动态代谢和相互作用过程研究中的应用贾伟教授团队近年来建立了基于代谢组学策略的药物动力学新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刻画包括复方中药和天然产物在内的多成分药物(Multi-componentAgents)在体内的整体、动态的代谢和相互作用过程。最近该团队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刘平教授团队合作,采用高通量代谢组学平台以及所建立的多组分药物生
如何选择正确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俗话说的好,没有富贵命,千万别得那富贵病!之所以富贵,在于它已悄然成为美国最昂贵的疾病,2013年相关诊断治疗费已超出1000亿美元。加上患者比例逐年上升,在上海平均12个人中就有一名患者。因此,此病的临床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就是\"老年病”和\"富贵病”双称号的糖尿病。这就是我们本季的专题:常见代谢
揭示白血病起始细胞代谢调控决定细胞命运的新规律由于干细胞频率或数量的稀缺性以及相关代谢检测手段的局限性,目前关于白血病起始细胞(leukemia-initiating cells,LICs)的代谢特征及其与细胞命运决定的关系还很不清楚。近年来,随着代谢组学、代谢指示剂、以及基于Seahorse能量测定仪的代谢分析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得深入
同时分离九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单次进样超高效合相色......应用优势 同时分离九种脂溶性维生素及胡萝卜素,可避免使用多种HPLC方法,并且可减少在对膳食补充剂和营养强化食品中的脂溶性维生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时所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快速分离疏水性维生素及胡萝卜素可显著提升样品通量以及减少实验花费,因而可满足日益增加的法规依从性需求,以监测大量的分析工作。 沃
代谢组学在中药动态代谢和相互作用过程研究中的应用贾伟教授团队近年来建立了基于代谢组学策略的药物动力学新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刻画包括复方中药和天然产物在内的多成分药物(Multi-component Agents)在体内的整体、动态的代谢和相互作用过程。最近该团队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刘平教授团队合作,采用高通量代谢组学平台以及所建立的多组分药物生物
新晋院士孙颖浩Cell子刊等连发4项癌症新成果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孙颖浩(Yinghao Sun)教授是我国首屈一指的前列腺疾病专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泌尿外科界都享有盛誉。其长期致力于前列腺癌、泌尿系结石和微创泌尿外科技术的研究,并取得卓越的成就。根据最新的消息,孙颖浩教授当选成为了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期,孙颖浩院士课题组在癌症研究
蛋白质组学应用于诱导毛发重生的关键细胞分泌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应用于诱导毛发重生的关键细胞分泌蛋白的鉴定思路脱发是目前非常难于有效治愈的一种流行病,近期研究结果证实真皮乳头细胞早期分泌蛋白可以诱导毛发的产生。小编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篇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手段寻找诱导毛发重生的关键细胞分泌蛋白的文章。iTRAQ-Based Quantitative 蛋白质组学应用于诱导毛发重生的关键细胞分泌蛋白鉴定
脱发是目前非常难于有效治愈的一种流行病,近期研究结果证实真皮乳头细胞早期分泌蛋白可以诱导毛发的产生。小编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篇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手段寻找诱导毛发重生的关键细胞分泌蛋白的文章。 iTRAQ-Based Quantitative Proteomic Comparisonof E
代谢组学在中药动态代谢和相互作用过程研究中的应用贾伟教授团队近年来建立了基于代谢组学策略的药物动力学新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刻画包括复方中药和天然产物在内的多成分药物(Multi-component Agents)在体内的整体、动态的代谢和相互作用过程。最近该团队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刘平教授团队合作,采用高通量代谢组学平台以及所建立的多组分药物生物
昆明植物所等在虾青素生物合成方面取得进展光合生物参与光合作用的类胡萝卜素(如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为非酮式类胡萝卜素,是人体合成维生素A的唯一来源。一些单细胞绿藻在逆境下还能合成和积累酮式类胡萝卜素(ketocarotenoid),如虾青素(astaxanthin)。虾青素独特的分子结构和极强的抗氧化活性赋予它高效的抗辐射,
快速、同时分离九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单次进样超...(三)为了测试本方法的重现性,将九种脂溶性维生素分别进行六次进样,如图4所示。重现性统计数据已概括在表1中。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RSDs)小于0.25%。在峰面积方面,九种脂溶性维生素中,有七种的RSDs小于1%。第一个峰(维生素A乙酸盐)的RSD稍大,这是因为随着进样次数的增加
《细胞》2012年度最佳论文Cell杂志创刊于1976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最新一期(12月21日)Cell杂志内容公布的同时,也盘点了本年度最佳论文,其中清华大学的戚益军研究组关于DNA双链断裂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的新型小分子RN
2013研究前沿:生命科学与医学最新热点方向排名 日前,汤森路透首次发布了前沿研究、科研管理与科学政策制定的相关报告:《2013研究前沿:科学与社科领域的百强研究》(Research Fronts 2013: 100 Top Ranked Specialties in the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本文链接: http://alfa.immuno-online.com/view-1598295077.html